記者李鴻典/台北報導
心臟是人體中最重要的器官,主動脈剝離是最致命危急的心臟疾病,有些病人的主訴不一定是大家熟悉的胸悶胸痛。台中烏日一名57歲賴先生,有高血壓病史,去年底開始出現腹痛、腰痛的狀況,接連看了骨科、腎臟內科、胃腸肝膽科,症狀仍未明顯改善,持續將近八個月的時間,又因為持續腹痛來到烏日林新醫院胃腸肝膽科門診,經CT電腦斷層掃描檢查,發現是死亡風險高的主動脈剝離引起,緊急照會心臟血管外科。
▲經由CT電腦斷層檢查,發現有七公分左右的主動脈瘤(圖/烏日林新醫院提供)
所幸,由烏日林新醫院心臟外科團隊緊急進行複合式心臟手術,歷時7個小時後終於脫離險境!烏日林新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胡珀元醫師分析,主動脈剝離以發生剝離位置來區分判定,可分為A型、B型及非典型(近似A型)。
A型的剝離位置在距離心臟較近的上升主動脈,致死率最高,必須緊急進行人工血管置換術才有機會活命;B型主要發生在距離心臟較遠的下降主動脈處,致死率不如A型高;而此個案屬於比B型危險的非典型主動脈剝離,相當於A型,以CT電腦斷層重組的3D圖可見,從主動脈弓的地方開始出現約7公分左右的主動脈瘤,一般來說只要最大直徑超過6公分以上,就像在體內藏有一顆不定時炸彈隨時可能引爆,一旦出現破裂就可能會立即致命,建議必須立即手術治療。
胡珀元醫師表示,此個案採複合式心臟手術,先進行開胸手術後重新修復主動脈弓血管,同時併行微創血管內支架,由於現在醫學材料與科技發展迅速,可藉由導管方式放置支架於剝離之血管前後,避免破裂處繼續剝離擴大,也可減少手術的時間與風險,能夠在手術中一次完成,遠離生命危機。目前出院後恢復良好,之後只需定期回診追蹤。
▲胡珀元醫師說明,主動脈剝離會因不同發生部位,產生不同的症狀,容易延誤診斷及治(圖/烏日林新醫院提供)
由於主動脈剝離會因不同發生部位,產生不同的症狀,容易延誤診斷及治療。約有90%的患者會出現如撕裂般地劇烈胸痛,隨著血管內膜和中層順著血流剝離,疼痛也會由前胸移至背部或背部下方,但也有可能會出現腹痛、呼吸困難、半身癱瘓及休克等症狀。
根據統計,若未能立即處理有50%的病人會於48小時內死亡,約71%的人會在2個月內死亡,89%的人在3個月內死亡,91%會在6個月內死亡,建議如果有上述症狀,盡快至急診或心臟血管外科檢查接受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