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7歲王先生和大多數的上班族一樣,三餐老是在外,炸物燒烤樣樣不忌口,蔬果少得可憐,最愛吃的就是麵包及麵食、蛋類製品等。最近這十多年來,臉部及身體常莫名出現大片紅腫、突起,原來是乾癬反覆發作,看遍名醫卻無法根治。更糟的是,大便總是不成型、容易腹瀉,常吃完東西就要跑廁所,在一次透過慢性食物過敏原檢測後,竟發現有高達35項食物過敏,原來這些惱人症狀都是食物過敏惹得禍。
肝膽腸胃科醫師鄭乃源表示,王先生就是典型的腸道功能健康失衡進而影響免疫反應的例子,腸胃功能失衡可能與長期攝取慢性過敏原的食物有關。長期食物過敏會破壞腸道黏膜的功能,使得腸道黏膜出現間隙,過敏原滲漏穿過腸壁,進入各個組織器官,進而誘發過敏反應,形成過敏-發炎-滲漏-腸道失衡之間的惡性循環,連帶影響皮膚、呼吸、神經等系統,若負擔超過了臨界值,就像是一顆不定時炸彈,可能會造成不明原因的病痛或免疫機能異常紊亂。
坊間診所統計2019年1282筆慢性食物過敏檢測數據,發布了國人新十大慢性食物過敏原排行榜,前三名分別為蛋白、蛋黃及花生,第四至十名則為蜂蜜、腰果、黃豆、小麥、牛奶、鰻魚以及綠豆。
為什麼這麼普通的蛋黃、蛋白會成為造成過敏的前兩名?鄭乃源分析,原因來自於蛋的蛋白質分子比較大,若是沒有經過細嚼慢嚥或腸道微菌體不健全,就容易造成蛋白質分子消化不完全,再經由腸道黏膜間隙滲入腸道組織,就會引發過敏的連鎖反應。
而且市售含蛋製品的食物非常多,像是很容易買到的布丁、蛋糕、餅乾、冰淇淋、舒芙蕾等,都是隱藏的蛋製品衍生食物;又如近年來健身風氣盛行,一顆蛋等於一份蛋白質,取得又便利,是許多健美人士的蛋白質攝取首選,這些都大幅增加了國人接觸蛋類製品頻率,也可能因此提升了食物過敏的機率。
鄭乃源指出,食物並沒有好壞之分,但別人的營養可能是你的毒藥,每個人的過敏原都不一樣,建議應該定期做過敏原檢測,看看你對什麼食物過敏,進而避而遠之;另外,過敏食物也不是是會隨著身體狀況、環境轉變,因此,必須定期做檢測,以便了解自己當下的過敏食物。
延伸閱讀:
更多中時新聞網精彩報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