憂萊豬食安疑慮 牛津大學研究:吃魚可降低罹「癌王」機率12%

2021020923:00
dooftw-imagebillboard-ed0dxf4x0938x0330-m.jpg
dooftw-imagebillboard-4796xf4x0938x0330-m.jpg
dooftw-imagebillboard-c2e9xf4x0938x0330-m.jpg
行李箱24吋 ABS材質 迷宮系列【Just beetle】
行李箱24吋 ABS材質 米字英倫系列【Gate 9】MJBOX多用途隨身包 多款選擇/附背帶 
行李箱28+24+20吋 ABS材質 晶鑽系列【Bear Box】Gate9 經典世紀足球系列 28+24+20吋 行李箱 旅行箱❣預購款
牛津大學研究指出,每週吃3次魚可降低罹患大腸直腸癌機率12%,食用鮭魚或鯖魚等油性魚,則可降低10%的風險。(示意圖,photo-ac) © Mirror Media 牛津大學研究指出,每週吃3次魚可降低罹患大腸直腸癌機率12%,食用鮭魚或鯖魚等油性魚,則可降低10%的風險。(示意圖,photo-ac)

含萊克多巴胺(瘦肉精)的美豬將於明年元旦起開放進口,引發大眾對食安的疑慮。不過,依據世界衛生組織規範,每人每週的紅肉建議攝取上限僅500公克,台灣民眾普遍攝取過多的紅肉。而在牛津大學與世界衛生組織旗下的「國際癌症研究中心」(IARC)研究發現,每週吃3次魚的人,不僅體內發炎的症狀減少,罹患大腸直腸癌的機率也下降12%。

「國際癌症研究中心」(IARC),針對47萬6,160人的飲食習慣,進行長達15年的問卷調查與分析。結果發現,其中有6,291人罹患大腸直腸癌,相較於每週食用魚不到63.49克的人,每週食用任何品種的魚達359.1克者,發生大腸直腸癌的風險降低12%;而每週攝取油性品種魚如鮭魚或鯖魚達123.9克,罹患大腸直腸癌的機率則降低10%。

研究團隊指出,魚肉富含脂肪酸,可減緩體內發炎的症狀,而發炎恰巧會破壞DNA,導致癌細胞出現。此外,人體在發炎過程中,還會產生稱為細胞介質的分子,導致滋養腫瘤的血管增生。因此,食用魚肉能減緩發炎,進而達到降低罹患大腸直腸癌的效果。

研究團隊也補充,像鮭魚等油性魚種,其魚肉富含的Omega-3已被證實能抑制癌細胞與癌症前期細胞的生長,卻不會抑制健康細胞的生長。研究主持人甘特(Marc Gunter)表示:「這項研究證實,吃魚有助於減低大腸直腸癌的風險,應鼓勵人們將魚類納入健康飲食之中」。

而在台灣,根據最新癌登資料顯示,「癌王」大腸直腸癌已蟬聯12年國內十大癌症發生人數之冠。專家表示,大腸直腸癌罹患初期通常無明顯症狀,多數病患僅有輕微腹痛、腹脹現象,容易輕忽,以致部分病患確診時已進入晚期,治療難度及死亡率皆較高,提醒民眾可透過定期健康檢查及早發現、治療,特別是具有大腸直腸癌相關風險者,更應該積極篩檢。